学习新思考 | 把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融入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三点思考

来源: 发布时间:2021-11-13 字体大小:
  (马克思主义学院 周志平)刚结束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圆满完成了各项议程,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中最重要的成果应是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这个“决议”,总结了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从党的百年奋斗中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从而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践行初心使命,在新时代更好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决议”的重要内容和重要精神融入到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中,是当前重大的政治任务和教学任务,为此要把握好以下三方面。

  一是聚焦融入思政课的重点。 

  思政课教师要有宽广的知识视野、国际视野、历史视野,在时代变化、社会变迁中汲取思政养分,把理论热点、时政焦点讲清楚、讲明白,才能更好地发挥思政课育人功效,更好地引领学生成才成长。这次会议通过的“决议”,内涵丰富、意义重大,要把这个“决议”精神融入思政课中,重点一是要把我党百年来坚持真理、坚定信仰的政治品格讲好,让学生在百年党史中感悟真理的力量,深刻领悟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好”,归根结底是马克思主义“行”!重点二是把我党成立之初确立的为民族谋复兴、为国家谋富强、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使命讲好,让学生在党的百年不懈奋斗中感悟党的光辉历程和重大成就,深刻领悟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点三是把我党百年来立党为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讲好,让学生深刻感悟党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都是为了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深刻领悟我们党为什么能够成功、未来怎样才能继续成功的深刻道理!重点四是以科学的历史观把党的百年历史的成功成就与曲折失误讲清楚,让青年学生正确认识和科学评价党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人物,深刻把握百年党史的主流主题和本质,自觉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影响,坚决反对任何歪曲和丑化党的历史的错误倾向。 

  二是解决融入思政课的难点。 

  思政课是融入“决议”精神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破解融入的难题,一是要把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相结合,既要把“决议”精神融入思政课程中,增强思政课的时代性,发挥思政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也要把“决议”精神有机融入到其他各类课程中,发挥课程育人功能,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共同发力。二是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思政课不仅包含理论性的基本属性,也蕴含着突出的实践性。思政教师要指导学生开展理论研究、实践锻炼,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深度融合,更好地把思政教学内容内化为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认同、情感认同,青春向党跟党走。三是网上与网下相结合。互联网技术催生出的融媒体时代,既要坚守线下面对面的理论解读与宣讲,更要主动把握融媒体时代网络学习的新特征新规律,形成网上网下师生互动的“泛”思政课堂,增强“决议”精神融入,以提高思政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四是强化与红色资源的结合。湖南省是红色资源大省,湖南农业大学也有修业学堂等诸多红色资源,要发挥红色资源这一生动而具象的教材作用,组织学生开展红色故事会、实地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开展社会实践学术活动等,使思政课“活”起来,“火”起来! 

  三是构建融入思政课的师资。 

  把高校党委思政课建设责任制落到实处,加强高校党委对思政课建设的领导。高校主要领导带头走进课堂,认真讲好开学“第一课”,并在日常教学管理工作中切实紧盯思政课程建设、课程思政建设和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而思政教师则是新时代办好思政课的关键所在,由此,高校一定要充分发挥思政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增强“决议”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同时,还要构建好英雄模范、先进典型、身边好人等走入思政课教学的渠道,增强大学生的情感认同、价值认同,提高思政课亲和力,更大扩充思政课的多元师资阵容。

  (转自学习强国) 

相关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
分享到: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