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科概况与学科方向
(一)学科概况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是对马克思主义进行整体性研究的学科,是马克思主义学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担负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与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的任务。包括6个学科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湖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于2006年1月获准设立,2007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现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2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为湖南农业大学“十二五”A类重点学科、“十三五”培育学科。现有43名专任教师,包括正教授6人,副教授23人,高级职称教师占比67.4%。学科队伍中有硕士研究生导师18人;8位教师具博士学位,35位教师具有硕士学位;45岁以下专任教师占比27.9%。团队成员中有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能手1人,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2014年度影响力提名人物1人,全国优秀中青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择优资助计划1人,湖南省教育系统“芙蓉百岗明星”1人,湖南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会教指委委员1人,湖南省思想政治理论课优秀教师标兵1人,湖南省思想政治理论课优秀教师1人,湖南省优秀教师1人。近5年获得省级教学成果三等奖2项、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省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竞赛二等奖1项、省首届“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竞赛三等奖1项。近5年来,承担国家社科基金课题4项、教育部人文社科课题5项、省社科重大委托课题1项、省社科重点课题2项,出版专著23部,编写教材5部,发表CSSCI论文20篇。研究生培养质量不断提高,获省级优秀硕士学位论文2篇,校级优秀硕士学位论文4篇,研究生在校期间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320篇。本学科的发展目标是“十三五”末进入全国参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前50%,由校级培育学科发展为校级重点学科。
(二)学科方向
本学科现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三个学科方向。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方向。主要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农业发展理论与实践、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农村治理理论与实践、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农村文化建设理论与实践等方面的研究。
2.思想政治教育方向:主要开展农村思想道德教育、新型农民培育和德育文化生态等方面的研究。
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方向:主要开展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基本原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的发展历程及其现实状况等方面的研究。
二、硕士学位授予标准
(一)获得本学科硕士学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1.学术素养
(1)具有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坚定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有开拓创新精神。
(2)掌握所学专业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了解相关学科的学术前沿和研究动态,具有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
(3)善于应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当代中国社会和世界发展中的重大现实问题,思考和探索青年学生成长和教育中面临的各种困惑和问题。
2.学术道德
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学术修养,严格遵守学术道德规范。在科学研究和学术论文撰写的过程中尊重他人知识产权和学术成果,引用他人文献需符合注释、引用的格式标准,严禁抄袭、剽窃和篡改他人学术成果,摒弃学术不端行为。
(二)获得本学科硕士学位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及结构
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历史进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规律与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理论前沿问题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基本问题,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论与科学方法,中国近现代史的基本规律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主要经验等。
(三)获得本学科硕士学位应具备的基本学术能力
1.学习能力
通过专业课和公共课知识的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与方法;通过文献研究,及时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学术前沿与动态,了解国内外相关学科的前沿与动态;通过专题调研,掌握开展社会调查的一般方法,并能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
2.科研能力
(1)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方法分析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能够对社会生活中的相关问题提出具有研究性和专业性的观点和看法。
(2)能够独立查阅国内外学术文献,对相关问题进行文献综述,对文献综述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进行逻辑归纳并有所提炼和升华。
(3)能够独立进行研究设计和思考,掌握数据处理、统计分析等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具备问题解析能力。
(4)在导师指导下参与一定数量的科研活动,包括参与或承担导师布置的部分科研任务。
3.实践能力
参与学术研讨和社会实践活动,参与导师课题研究,协助导师开展社会调研、问卷分析与整理;承担本专科教学助教工作,参与课堂讨论、作业批改、试卷分析等教学环节;担任研究生助管,协助完成各项教学管理工作;参与理论服务与社会志愿服务。
4.学术交流能力
积极参加校内外学术交流活动,培养良好学术表达和交流能力,能够运用多种方式表述问题,阐述思路,展示成果。在读期间,至少参加学院及以上的学术报告8次,在一级学科范围内作学术报告3次,参加学术讨论5次。
(四)学位论文基本要求
1.规范性要求
学位论文应是学位申请者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的研究成果,必须符合本学科研究范式的规范要求。论文一般应包括封面、中英文摘要、目录、插图和附表清单、主要符号表、引言、正文、结论、参考文献、附录、致谢、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等部分组成并按前后顺序排列。论文文献综述和观点评价要准确、客观,论述和推理应具有严密性和逻辑性;文字表达应准确、通顺;引用文献要正确,格式规范;行文要符合《湖南农业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格式规范》的规定及基本要求。
2.质量要求
(1)论文选题须在本专业范围内,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与应用价值。论文要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有一定的创新。
(2)论文内容系统,资料翔实,论据充分,逻辑清晰,理论联系实际,研究方法科学,语法正确,文字顺畅;全文字数不少于4万字;学位论文的实际工作量一般不得少于1年。
(3)严禁抄袭、剽窃他人之作,查重率达20%以上(含20%)的论文为不合格,不能进行论文答辩。
(4)在读期间须在CSSCI源刊或北大中文核心期刊公开发表1篇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或在省级及以上期刊公开发表2篇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
3.成果创新性要求
研究结论具有一定的独创性和实用性,能够体现硕士研究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方法、技术手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