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校企共谋乡村振兴”——马克思主义学院教职工党支部创新主题党日活动
学院教职工党员在泳迪农业科技园合影
泳迪农业科技园负责人向学院教职工党员介绍园区基本情况
学院党员与泳迪农业科技园负责人进行座谈
学院教职工党员开展“同心鼓”拓展活动
本网讯(马克思主义学院 杨红辉)为推进党支部“五化”建设,创新支部活动方式和载体,马克思主义学院教职工第一、第二党支部于11月1日在株洲市天元区泳迪农业科技园开展“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校企共谋乡村振兴”主题党日活动。
这次主题党日活动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学院教职工党员在泳迪农业科技园负责人带领下参观园区,全面了解园区的基本情况。泳迪农业科技园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的“水稻新品繁育及种植”示范基地,也是发展现代农业产业、以高科技农业技术为支撑的新型现代农业生态园。
活动的第二个阶段是学院党员和泳迪农业科技园负责人进行交流。共同探讨乡村振兴的具体途径,了解乡村振兴对科技、教育和人才的需求,探讨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和直接服务社会的模式。泳迪农业科技园采用的是“政府引导—部门参与—村企互动—农民受益”经营模式,把产业资本与乡村振兴进行嫁接,从而实现以企带村、以村促企、村企共赢的目标。现代高科技农业是园区打造的特色,因而园区对农业科技人才有着很大的需求,但部分大学生缺乏热爱农业、扎根农村的情怀,使得园区很难引进和留住大学生。园区负责人的介绍引发了党员们对人才培养的着力点和乡村振兴的聚焦点的思考,党员们也对科技园怎样凝聚特色、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提出了建议。
活动的第三阶段是党员开展团队活动。在教练的带领下,党员们开展了系列团队活动,队员们团结协作共同完成了一个个挑战,活跃了集体气氛,增进了党员交流,培养了团队精神。
此次活动紧扣“改革开放、乡村振兴”的主题,党员们亲眼目睹了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带给农村的崭新面貌,了解了乡村振兴对人才的需求,明确了工作中的重点内容;既增进了老师们对改革开放、农村建设的实践感知,又加强了支部党员之间的了解和交流,有助于提升学院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转自湖南农业大学新闻网
转自湖南农业大学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