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召开五周年之际 “大国三农”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融合建设传播基地在湖南农大成立

来源: 发布时间:2021-12-11 字体大小:

12月8日下午,由湖南农业大学、湖南教育电视台联合共建的“大国三农”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融合建设传播基地,在湖南农大揭牌成立。同时,全国首档大学生思政育人与耕读教育融合主题微讲述节目《三农点亮青春梦》,宣告创作启动。在基地揭牌发布会上,一堂以“大国三农”为主题的创新思政课也同步展开。本次活动,也是湖南农大、湖南教育电视台值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召开五周年之际,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和“三农”重要论述的切实举措。

   

   

  湖南省教育厅高教处处长曾力勤讲话

   

   湖南农业大学党委书记陈弘教授指出,湖南农业大学始终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中共中央召开高校思政会上的讲话精神,将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拿出更多科技成果,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为乡村振兴贡献更多力量相信在省教育厅的大力支持下,湖南农业大学与湖南教育电视台的全面战略合作一定会实现共赢,“‘大国三农’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融合传播基地”建设也将取得重大成果

   

 (湖南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段美娟宣布《三农点亮青春梦》正式创作启动) 


  

  湖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胡艺华介绍基地筹备情况。他提出,“大国三农”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融合建设传播基地的共建旨在发挥湖南农业大学、湖南教育电视台资源优势,构建思政教育新平台,探索育人新模式,引领全国高校思政课程创新改革。据了解,共建双方将围绕思政育人、学科育人、高校融媒体平台建设等方面开展多元合作,促成高校、课程、课堂、媒体、传播品的全域融合,并针对“乡村数字经济新业态”“‘元宇宙’生态下的网络育人高能链”等更多前沿领域进行创新研究。


  

  湖南教育电视台党委书记、台长贺战兵指出,湖南农业大学与湖南教育电视台将携手共同构建思政教育的全新平台,探索“思政育人+乡村振兴+融合传播”的全新模式,并全力打造高校思政课程创新改革的全国标杆。未来,基地建设还将针对思政育人、学科育人、高校融媒体平台建设开展多元共建,并针对“乡村数字经济新业态”“‘元宇宙’生态下的网络育人高能链”等更多前沿领域,开展创新研究,确保基地始终顺应青年人才培养和媒体融合发展的新趋势、新要求,有效服务于乡村振兴和教育高质量发展。


  

  揭牌发布会现场,合作双方联合推出的全国首档大学生思政育人与耕读教育融合主题微讲述节目《三农点亮青春梦》,同时宣告创作启动。该系列节目,将通过青年大学生的视角,解读“高校课堂”与“耕读传家”“乡村振兴”“大国三农”之间的关系。其以大学生自编、自创、自讲的形式,将三农故事耕读故事、创新故事、湖湘故事、青春故事融入“思政微讲述”,力求吸引网络端前更多青年学子激扬“大国三农”情怀、播撒“立德树人”种子、服务“乡村振兴”伟业。


   

在思政公开课环节,师生们与参会人员一起首先重温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涉农高校的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的回信》,旨在更好领悟“新时代,农村是充满希望的田野,是干事创业的广阔舞台,我国高等农林教育大有可为”这句话的深刻内涵。

   

学生代表分享了优秀校友扎根乡村、服务三农的故事,并对以湖南农大“大学生服务脱贫攻坚真实事迹”改编的思政主题微电影《待到黄桃成熟时》进行了品鉴分享。据悉,该部微电影作品于2020年获评“我心中的思政课”全国高校微电影大赛特等奖第一名,同时拿下网络原创视听节目大赛一等奖等省内外多个顶流大奖。

  


  

  

  近期,湖南农业大学还联动湖南教育电视台推出了“思政+三农+音乐”的创新思政课程模式,引发了广大师生热评热议,大量原创音乐作品也因此得到热传。在今日的主题思政课现场,也是形式多元、音乐不断:原创思政主题音乐作品《我把母校当母亲》进行了首发,当即“圈粉”无数;作为湖南农大“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参与单位,长沙市芙蓉区育英学校派出学生合唱团,现场表演了原创歌曲《爸爸叫我上农大》;由袁隆平院士亲自作词的音乐作品《我有一个梦》,被青年大学生集体吟诵,借以抒发青年一代沿循袁院士足迹、秉持“大国三农”情怀、赓续“禾下乘凉梦”的决心。活动最后,师生们在主题板上纷纷签写上“三农点亮青春梦”的励志宣言。


湖南省教育厅高教处处长曾力勤,湖南农业大学党委书记陈弘,湖南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段美娟,湖南农业大学副校长张立,湖南教育电视台党委书记、台长贺战兵,湖南教育电视台党委委员、副台长张永红,及湖南教育电视台、湖南农业大学党委宣传部、教务处、党委学工部、研究生院、校团委、马克思主义学院相关负责人与百余名师生代表一起参与了本次活动。



 



相关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
分享到: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