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三农+艺术”虚拟教研室集体备课会在湖南农业大学成功举办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唐琳教授在欢迎辞中简要介绍了湖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发展历史,代表湖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向莅临活动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表示了诚挚的欢迎。她提出,希望通过这个平台与兄弟院校同行展开交流,共商共建思政课教学,为新时代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和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随着激情澎湃、荡气回肠、高亢奋进的红色经典歌曲《保卫黄河》响起,湖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胡艺华教授专题讲座《红色歌曲为思政课教学创新赋能》拉开序幕。讲座对《黄河大合唱》与《论持久战》的内在关联进行了深入浅出、别具新意的阐释,并从为什么要用红色歌曲为思政教学赋能、红色歌曲凭什么能够为思政课教学赋能、红色歌曲为思政课教学赋予哪些正能量、如何用红色歌曲为思政课教学赋能等四个层面对红色歌曲的思政能量进行了阐释。讲座从哲理的高度深入阐释了音乐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关联,对音乐如何融入思政课教学进行了现场示范,整个讲授贯穿了《百年荣光》《红星照耀小石崖》多首原创歌曲,全方位地展现了“思政+三农+艺术”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策略。
进入授课环节,湖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概论教研室潘俊宇老师以《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为题,对“思政+三农+艺术”的特色教学模式作了生动的示范。潘老师从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切入,授课紧扣民族种业创新的特色案例,分历史、现实、未来三个角度,从“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奇迹”“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等三个方面对这一命题进行了讲授,并以原创歌曲《千年梦想》鼓励青年大学生积极投身乡村振兴。潘老师的课向大家展示了“思政+三农+艺术”特色教学模式的生动性、鲜活性、亲和力、感染力。
在说课环节,湖南交通职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欧甜、刘昱歧以《高举思想旗帜,强化理论武装》为题,从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效果、特色创新四个方面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的总体建设情况进行了说课。整体说课从课件制作,到时间把握、教法运用,均做到一丝不苟,精益求精,行云流水,反映出执教者对思政课教学规律、概论课教学内容的深度把握与驾驭能力。
湖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谭吉华教授在点评环节高度肯定了“思政+三农+艺术”教学改革,认为胡艺华教授的讲授政治站位高、思政情怀深,把红色歌曲有机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创新、有特色、有成效。潘俊宇老师的讲授引用两首红色歌曲,达到了融情入理、融乐入理的效果,在教育学生真懂、真信、真用方面取得了实在的效果。
集体备课的最后环节,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周璠副教授,湖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概论课教研室主任曹威伟副教授、周晶博士,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黄金梓老师围绕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融入“概论”课教学作了专题发言。大家认为,把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融入概论课教学既是概论课教师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同时十九届六中全会也为概论课教学提供了鲜明的逻辑主线和鲜活的教学资源,为概论课建设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作为思政课教师,要把准历史逻辑点、增强概论课的历史厚度,把准理论切入点、拓展概论课的理论深,把准政治聚焦点、增加概论课的政治高度,不断增强概论课教学的思想性、理论性、时代性和针对性。
此次集体备课会由湖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人民公开课•文华在线、湖南教育电视台联合举办,由全国高校“数字马院”联盟、人民公开课通过数字马院平台面向全国思政课教师直播。全国一千多名思政课老师通过在线平台对集体备课会进行了观摩,达到了跨校际、跨地区集体备课的预期效果。
活动总策划胡艺华教授表示,将通过整合高校、媒体、教育企业等多方面的资源,把“思政+三农+艺术”虚拟教研室打造成为一个跨领域、跨地区、跨学校,集教学研究、资源开发、师资培训于一体、具有成长性、特色性、示范性的思政课教学创新共同体,为推动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注入新动能。
(转自学习强国、人民公开课、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