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馆共铸育才链 薪火深融铸新篇 ——湖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与中国共产党长沙历史馆共建实践基地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4-30 字体大小:

(马克思主义学院 刘遥阳)在习近平总书记“用好红色资源、上好大思政课”的相关重要论述指引下,4月27日,湖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与中国共产党长沙历史馆以一场“跨界·共生”的共建仪式,给出了新时代思政教育的创新解法。湖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王伟伟、思政系副主任邹娣等师生一行出席了活动。

仪式现场,中国共产党长沙历史馆罗业永馆长致辞,她强调这面共建牌匾是历史与时代的对话桥梁,党史馆将革命文物、历史场景、珍稀史料,转化为思政育人资源,让真理之光穿透时空,以红色沃土滋养青年根系,共筑薪火相传的精神丰碑!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王伟伟则从“红色资源活化、实践教学创新、人才培养提质”三个维度阐释合作愿景,作为湖南省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此次与全国首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深度合作,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大思政课要善用之”重要指示精神的关键举措。

在中共长沙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曾向阳与湖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王伟伟的共同见证下,罗业永馆长接过“校外实习实践基地”牌匾。这场以“红色文物活化”为密钥、以“思政人才培养”为新契机的战略合作,不仅重构了“场馆+课堂”的育人生态,更开启了青年学子在理想与现实跨时空对话中感悟真理力量。未来,湖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将依托党史馆中共湘区委员会旧址暨毛泽东杨开慧故居、毛泽东塑像广场、毛泽东诗词对联书法艺术碑廊、中国共产党长沙历史陈列等资源,联合开发“行走的思政课”教学模块,打造“文献研读+场景体验+课题研究”三位一体的实践育人体系。

长沙党史馆的宣讲员们深情宣讲了《“荡平天下不平”的英雄绝唱》《红军老干部慕容楚强》《十块大洋》等感人肺腑的红色故事,用《一粒稻种济世界》生动诠释了袁隆平院士的高贵品格和崇高风范,为湖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师生们呈现了一堂有吸引力、有针对性、有温度、有深度的“场馆里的思政课”。

仪式结束后,与会人员一起参观党史馆,沉浸式聆听宣讲员的党史讲解,来自2022级思政专业的吴凯同学酣畅淋漓地听完后感慨:“这种穿越时空的互动,让书本上的理论变得可触可感。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类专业学子,我们更要争当红色基因的坚定传承者。”

据悉,马克思主义学院将持续深化“校地协同、馆教融合”育人模式,通过建立常态化研学机制、开发融合创新教学项目等举措,着力构建“大平台、大课程、大资源”的红色育人新格局,为培养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贡献湘农马院智慧。(审稿人:丁凯)

相关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
分享到: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