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镇合作共建 共绘振兴蓝图——湖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与泥江口镇携手共襄发展
(马克思主义学院 谢宇亭)7 月 3 日上午,赫山区委组织部副部长卜丹、泥江口镇党委书记陈天峣率队莅临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院镇合作共建” 交流活动。我校学生工作部副部长夏棣稀,社会服务处副处长李绪孟,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胡艺华,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汤帮耀,赫山区相关单位负责同志等参加活动。会议由湖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汤帮耀主持。
我校相关负责人分别向大家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办学成就、“大思政”教育建设及学科竞赛、文体研学活动、学生工作、社会服务等方面的特色成果,并表示将始终秉持着“思政育人”的理念,聚焦解决地方实际需求,拟在四大方向深化交流合作。一是加强红色文化研究,挖掘泥江口镇红色资源的历史内涵;二是课程创新开发,推广“音乐思政课” 特色教学模式;三是实践基地建设,共建“大思政课” 实践教学平台;四是文旅产业融合,“红农文旅”融合发展,实现思政教育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我方将通过多主体、宽领域、深层次的资源共享机制,实现思政教育与乡村振兴的同频共振,将泥江口镇红色资源转化为高校思政课的鲜活教材。
泥江口镇相关负责人以 “一双竹筷”“一件舞服”“一群博士”“一颗红心”为切入点,全面介绍镇域在产业培育、人才建设及“红文农旅”融合发展的现状。同时,也期望通过此次交流能搭建好更广阔的合作平台,探索出良好的院镇合作机制,为泥江口镇“红农文旅”融合发展提供智力支持,通过讲好红色故事,用好思政课堂,培育出典型的“红农文旅”融合发展业态,建强多元化红色文化传播矩阵,为乡村振兴助力赋能。
专题研讨与交流发言环节,与会人员围绕赫山区与泥江口镇“红农文旅”融合发展、产学研基地建设、红色课程开发设置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交流探讨。会上现场展播了马克思主义学院原创音乐作品《志溪河畔的翠竹》,以艺术形式致敬曾士峨烈士,生动展现了高校将红色资源转化为思政教育载体的创新实践。
此次共建交流活动是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与泥江口镇深化合作的新起点。双方一致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起点,持续拓展合作领域,共同探索院镇协同发展的新模式、新路径,为“红农文旅”融合发展与乡村全面振兴贡献智慧力量。(审稿人:汤帮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