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师参加“三高四新”省情集体备课会
(马克思主义学院 郑立勇)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的重要论述精神,加快建设教育强省,7月16日至18日,湖南省教育厅在湖南大学举办全省思政课教师“三高四新”省情集体备课会。本次活动采用“主课堂+分课堂”模式,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胡艺华教授带领8名骨干教师赴主课堂参会,其余教师在学校生科楼国际会议厅分课堂通过线上全程参训。
此次省情集体备课会由省委书记沈晓明,省委副书记、省长毛伟明,湖南省社科院院长钟君分别授课。就如何上好思政课,沈晓明书记结合湖南基本省情,提出了“七要”:要理直气壮、要润物无声、要深入浅出、要因材施教、要因地制宜、要同心协力、要言传身教。毛伟明省长则提出,全省思政教师要紧扣“三高四新”美好蓝图讲好思政课,要做到“三个必须”“三个结合”“五个讲出来”。在主课堂分组研讨环节,学院9位教师代表围绕“如何将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重要讲话精神”“如何将湖南省情有机融入思政课教学”“如何贯彻落实沈晓明书记、毛伟明省长对思政课建设的要求”等议题展开热烈讨论;院长胡艺华教授在研讨发言中感慨:“省部级领导授课,这是一种高端引领、莫大鼓舞,也是生动示范。”一句话道出了全省对思政教育的高度重视。
为落实省情集体备课会精神,在分课堂集中交流研讨环节,学院特邀国家级教学名师、湖南大学柳礼泉教授以“研教一体:思政课教师职业发展的理性自觉与实践路径”为题为学院教师做专题报告。柳教授主要围绕立业与强基、相济与互促、相克与相生、相融与相长四个方面展开分享,为青年教师解开了“研”与“教”两张皮的困惑,从政治高度、学理深度和师生相处温度等维度阐释了高校思政课教师如何打通从“职业”到“事业”的“任督二脉”,如何强化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自觉,如何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
围绕如何贯彻落实沈晓明书记、毛伟明省长对思政课建设的要求,提升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汪艳华、刘子滕等10位老师分别作主题发言,各自分享了参加省情集体备课会后的学习体会、方法启示及改进方向,一致认为此次“顶格”的备课会,为全省思政课教师注入了“强心剂”,为思政课堂打开了“新天地”。院长胡艺华在总结中强调,此次省情备课会“以高站位、新视野、深情怀、大手笔、实举措作出了鲜亮响亮的回答和解答,彰显出一种‘植根湖湘大地办好思政课’的使命担当,给人以思想的昭示、心灵的激荡和方法的启迪,必将从全主体、全方位、全流程、全要素为新时代湖南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注入强大的新动能。”学院将以此为契机,着手建立省情教学资源库,大力开展“行走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构建“政-校-企”协同育人新机制,为新时代思政课内涵式发展贡献湘农力量。(审稿人:汤帮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