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四九年四月
钟山风雨起苍黄,
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
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
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
人间正道是沧桑。
词语注释
钟山——山名,即南京东郊的紫金山。这里代指南京。
苍黄——急剧变化的意思。《墨子·所染》:“墨子见丝者而叹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
虎踞龙盘——比喻南京的地势险要。踞:蹲着。盘:蟠,指盘绕。宋张敦颐《六朝事迹编类》记载诸葛亮与孙权谈论金陵(南京)形势时说:“钟阜龙蟠,石城虎踞。”钟阜即钟山,石城,即石头城,南京的古名。形容紫金山像龙一样盘着,南京城如虎一样蹲在那里。
慨而慷——“慷慨”一词的拆用和顛倒,激昂振奋的意思,中间加连词“而”,起加重语气的作用。
穷寇——穷途末路的残敌。
沽名——沽名钓誉,即贪取虚名。沽:买。
霸王——即项羽,他曾自封西楚霸王。秦末陈胜、吴广起义时,刘邦在沛(今江苏沛县)起兵,项羽和他叔父项梁在吴(今江苏吴县)起兵。项羽消灭了秦军的主力,刘邦则先破秦都咸阳。此后刘项两方相争。当时项羽军力强大,但是项羽贪图“仁义”的虚名,失掉战机。后项羽败死,自刎乌江。毛主席在诗中批判了沽名钓誉的项羽.并用这个历史故事告诫我们一定要将革命进行到底。
天若有情天亦老——出自唐代诗人李贺的《金铜仙人辞汉歌》。传说三国时魏主曹叡派人去西安拆汉武帝所建“柏梁台”上的铜人。李贺的这首诗就是根据这个故事写的,诗中有“天若有情天亦老”句,是说老天如果有感情,看到金铜仙人被搬出汉宫,也要因感伤而衰老。毛主席在这里赋予了它新的含义。这句的意思是说,如果天有感情,也会因感慨人间变化而变得衰老。
人间——人类社会。
正道——事物发展的规律。道:道理。可解作“规律”。
沧桑——成语“沧海桑田”的简称,意即沧海变桑田,桑田变沧海,比喻世事的巨大变化。晋代葛洪《神仙传》有“东海三为沧田”的传说。这里有“新陈代谢”和“革命”的意思。
诗词赏析
一九四六年六月开始了伟大的人民解放战争。人民解放军在毛主席的英明领导下,经过一年的英勇奋战,歼灭了敌人大量的有生力量,一九四七年七月到九月就转入了全国规模的战略进攻。一九四九年一月,在毛主席亲自指挥下,又继续取得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伟大胜利,解放了东北全境、华北的绝大部分,以及长江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歼灭蒋匪军一百五十四万余人,至此,国民党反动军队的主力已被消灭,这就大大有利于人民解放军渡江南作战。国民党反动派已处于全面覆灭的前夕,人民解放军很快就要取得全国胜利。
在这种形势下美蒋反动派也看到了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范围内的胜利已经不能用单纯的军事斗争的方法加以阻止,他们就一天比一天重视政治斗争的方法。他们一方面组织残余军事力量和所谓地方势力,在长江以南和边远省份准备继续顽抗;另一方面又装出一副无害而可怜的样子重新玩弄“和谈”阴谋,作为缓兵之计,以期取得喘息时间,然后重整旗鼓,伺机反扑。同时,他们还在革命阵营内组织反对派,极力使革命就此止步。
为了彻底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的政治阴谋,中国共产党从一九四九年四月一日开始在北平与国民党的和谈代表进行谈判。在国民党反动政府拒绝签订国内和平协定以后,毛主席和朱总司令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一声令下,集合在长江北岸整装待命的百万解放大军,立即在长达五百余里的战线上,以泰山压顶之势横渡长江,一举摧毁了敌人苦心经营的“长江防线”。四月二十三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解放了这座被蒋家王朝盘踞的古城。南京是国民党二十年来反革命统治的中心,南京解放标志着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
就在这举国欢腾庆祝胜利的日子里,毛主席激情满怀地写下光辉诗篇《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这首诗运用叙事、议论和抒情相结合的手法。前四句叙事,形象生动,再现了南京解放的动人场面。后四句议论,用历史经验和深刻的哲理,一层比一层深刻地阐发了全诗的主题。毛主席还创造性地活用了历史典故和前人的诗句,赋予新的含义,从而形象有力地阐发了无产阶级彻底革命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