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
 标准化建设
 视频公开课
  最新公告
 1. 马克思主义学院2020年硕士研...
 2. 马克思主义学院接收转岗教师...
 3. 关于加强教职员工疫情信息摸...
 4. 关于进一步严控人员、车辆进...
 5. 灾难终将改变我们——陈弘书...
 6. 关于做好2020年春季学期研究...
 7. 马克思主义学院关于做好新型...
 8. (调剂)2019年湖南农业大学...
 9. 湖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
 10. 马克思主义学院2018年硕士研...
 11. 2018年湖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
形策教研室周四教研活动总结及抗疫小课堂微课建设方案
    为了落实湖南省教育厅关于加强疫情防控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线上教学通知的精神,经学院党组织研究决定,开展战役小课堂网络集体备课活动。形策教研室于2020年3月12日下午在微信上进行了2个多小时的集体备课活动。
    1.参会人员:陈钦华 周亦乔(主持) 罗薇 柳博 何龙姣 廖蓉 王伟伟
    2讨论过程      
    会议由周亦乔主任主持,首先就形势与政策课第三周线上教学专题《共克时艰 抗击疫情》,学生们的反馈情况,以及学生们对疫情的讨论与关注的焦点进行了讨论,大家普遍认为此次抗击疫情,本身就是一堂最生动的、最深刻、最富教育意义的思想政治理论课。
    接下来就战疫小课堂的内容选择如何突出《形势与政策》课程的特点各抒己见。内容提要如下:
    陈钦华书记对内容的选择提出两种思路:一种是结合此次疫情对治理现代化和农业产业机遇进行形势与政策的解读。此次疫情从一个新的侧面,给农业信息化带来了机遇,给农业机械化改造带来了机遇,给农村治理变革带来了机遇。一种是疫情大考也是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从中国力量、中国速度、中国精神、中国方案的角度在国际比较的视野中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同时建议将选择内容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一带一路相结合。
    周亦乔老师认为,在内容选择上,可以从农业、农村政策角度,突出农业院校在解读疫情方面的特色和视角,也可以结合疫情全球大流行的趋势,放在全球的视野,来审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意义。
    罗薇老师认为,此次抗疫中的基层网格化管理是很重要的取胜因素,从农村社区到城市社区都应用了网格化管理,每个学生也都有切身的体会,甚至有的大学生自身就参与到了志愿服务之中,是一个比较好的角度。
    王伟伟老师认为,此次疫情中外国人眼中的中国抗疫,经历一个跌宕起伏的过程,外国的政客和外国的普通人对中国抗疫的认识也是不同的,可以从国际国内的舆情的角度,从文化自信的高度进行解读。
    柳博老师认为,内容的选择最好能以小见大,可以不从宏大叙事的角度,而是从一个小点切入,尤其是对学生们关注的关键事件及事件的发展过程中党和国家的一系列政策进行重点分析和梳理。
    何龙姣老师认为,自己最近仔细听了张维为教授对疫情的角度,深受启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思考更加深入,以体制、机制的中国优势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廖蓉老师认为,此次疫情首先教育了自己,让自己首先成为一个学习者,尽管对具体内容的选择还做不出很明确的思考,但是通过这次集体备课的探讨,多角度的碰撞让自己形势与政策课该怎么上,有了很深的启发。最后,在内容选择达成共识的基础上,最后就录制的初步方案也做了相关探讨。
    3.实施方案
    1)主题: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实践(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角度进行对比解读,横向上的国际比较,纵向上的历史比较)。
    2)主讲:柳博
    3)第5周集体备课准备文本课件,第6周录制。 
点击下载文件:

Copyright 2024 © 湖南农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