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1日下午,学院在十教北306举办“课堂标准化”建设结项鉴定会。邝小军副教授、熊亮讲师分别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等课堂教学设计方案。刘新春院长对两位老师的结题展示做了点评,并重申“课堂标准化”建设是学院各项建设的核心,是一项具有长远战略意义的基础性工程。
他说,“标准化”并不是“国际标准”,也不是“教育部标准”或“省厅标准”,而是我们自己从教学实际出发共同议定与遵照执行的、有关一堂课究竟“讲什么”与“怎么讲”的实用标准。“课堂标准化”建设有利于打破“领地意识”,扫除“各讲各的马克思主义”的坏风气,将教学质量一抓到底,将教学纪律贯彻始终。有利于群策群力,共建共享,形成不断强化因而得到全院广泛认同的“专业话语体系”。有利于业务培训,将“周四七八节”真正办成人人参与的“互助合作社”。有利于师资培训特别是青年教师培养,防止他们过早收缩“知识视野”,导致“思政教学”能力衰退和“理论宣讲”本领恐慌。
他认为,当前学院正处在新旧两种教学交替的“阵痛期”。要求全院教师发扬“不争论”精神,把全部精力倾注到“课堂标准化”建设上来,按第一轮建设要求,把一堂堂课设计好、展示好、研讨好,形成可操作的实用方案。
他还说,“课堂标准化”建设并非一蹴而就,要常态化。做到一年一轮回,年年有进步。
(肖霖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