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成功举办 第五期“耕读湖湘”学术沙龙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3-03 字体大小:

(马克思主义学院 罗邓倩 唐玉环)2025年2月27日上午,湖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第五期"耕读湖湘"学术沙龙在十教北513成功举办。本次沙龙以"让青春在乡村振兴的新图景中闪光"为主题,院长胡艺华教授、教师代表、来自国防科技大学和湖南师范大学的研究生代表以及我院的部分研究生共60余人参加,青年教师李珊珊博士主持。

胡艺华院长在致辞中充分肯定了"耕读湖湘"学术沙龙系列活动的积极意义,并对马院学子提出三点殷切期望:一是要深入学习思想理论,关注社会热点,做到知行合一;二是要培养责任意识,勇于担当社会责任;三是要提升学术素养,通过钻研学术、提升学术、打造学术,在更广阔的舞台上展现个人风采。

在主题发言环节,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代表们围绕乡村振兴主题展开深入探讨。曹威伟副教授从乡村文化的本体认知和传承自觉性出发,强调文化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指出深挖乡村文化底蕴的关键作用;姚远老师着重阐述了青年应不断增强敏锐判断力,提升综合素质,并强调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倡导在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中扎根基层;邓思杨老师结合自身参与贫困县脱贫调研的实践经验,呼吁青年学子积极投身乡村建设,亲身体验基层工作。

本次沙龙还特别邀请了兄弟院校的硕博研究生进行交流分享。国防科技大学军政基础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赵世军以国防科技大学的建校历程为切入点,深入阐述了科技自立自强、自主创新对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作用;湖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与法学学院博士研究生杨博坤从土地与辩证法的独特视角,系统剖析了土地在乡村振兴中的实践与理论逻辑,倡导青年学者在实践与价值层面坚守土地正义;湖南师范大学法学学院硕士研究生王宇聚焦乡村法治建设,强调法治理性与思政价值引领对乡村法治振兴的关键作用。

在研究生代表发言环节,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研究生们结合自身实践调研分享了深刻感悟。陈紫琪同学从党建引领、产业振兴以及发展痛点等方面,详细阐述了乡村调研的收获与思考;易婧同学表示,当代青年应厚植乡土情怀,不断提升自身能力,积极投身乡村振兴实践;伍梦瑶同学提出要特别关注乡村留守儿童问题,强调发挥教育在乡村振兴中的基础性作用。

此次"耕读湖湘"学术沙龙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师生们搭建了一个深入探讨乡村振兴与青年担当的学术交流平台,更激发了大家投身乡村振兴事业的热情与决心,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贡献了学术智慧和青年力量。(审稿人:丁凯)


相关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
分享到: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