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报|全国一等奖、三等奖!我院学子在第八届全国大学生讲思政课比赛中再创佳绩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3-03 字体大小:

(马克思主义学院  潘俊宇 邹雯璟)近日,教育部“七十五载薪火相传·千秋伟业奋斗有我”第八届全国高校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展示活动获奖名单揭晓,全省高校本科组共有15项作品获奖,我院学子凭借扎实的理论功底与创新的实践表达,斩获全国一等奖1项、全国三等奖1项,以青春智慧诠释时代命题,展现了思政教育的生动活力与育人成效。

此次获得全国一等奖的作品《“习语”民生》,由龙婧茹、肖宇孜、曾伊婷、曾晟、邹雯璟、曾静六名同学组成的团队创作,潘俊宇、张扬、陈凤姣三位教师联合指导。作品以“习语”为主线,以湖南新化县十年蝶变为蓝本,用“富春山居图”的画卷串联乡村振兴实践,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具象化为人民生活的生动图景。团队成员深入梯田、古镇调研,用详实数据展现发展成果——全县GDP突破340亿元、黄精产业带动12万人就业、村民月收入达5000元,以青年视角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跃然课堂。另一项全国三等奖作品《悟空“出圈”文化“出海”》由龙婧茹、周成宇、邹雯璟、康琪悦、王彤、谢爽六名同学组成的团队创作,潘俊宇、李婷、陈凤姣三位教师联合指导。团队聚焦文化自信,以现象级游戏《黑神话·悟空》为切入点,探讨数字化时代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创新路径。团队通过分析“悟空热”案例,用“Z世代”话语解码文化出海密码,赋予思政课青春气息与时代锋芒。

《“习语”民生》作品图片

《悟空“出圈”文化“出海”》作品图片

成绩的背后,是师生携手深耕思政教育的生动实践。“师生共研”模式打破了传统课堂的边界,学生在田野调研中深化理论认知,教师则在互动中汲取教学灵感,真正实现“教学相长”。团队成员邹雯璟同学感慨,当书本上的理论融入新化县的脱贫故事与红色地标的实地探访中,思政课成为“行走的信仰课堂”。“我们既是学习者,也是讲述者,要用青年语言让真理‘活’起来。”团队成员龙婧茹补充道。(审稿人:丁凯)



附作品链接:

1.习语民生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5ByWY3E7R/?buvid=XY081D40DCB0D9257881EB9880612603A3E5F&from_spmid=dt.space-dt.video.0&is_story_h5=false&mid=FySqEaDtssuytShgnwcmTQ%3D%3D&p=1&plat_id=114&share_from=ugc&share_medium=android&share_plat=android&share_session_

2.悟空“出圈” 文化“出海”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Q61TYZEx6/?buvid=XY081D40DCB0D9257881EB9880612603A3E5F&is_story_h5=false&mid=FySqEaDtssuytShgnwcmTQ%3D%3D&plat_id=240&share_from=ugc&share_medium=android&share_plat=android&share_source=WEIXIN&share_tag=s_i&spmid=dt.space-





相关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
分享到:
关闭 打印